人生八九十歲還能玩些什麼?需不需要有些精神層面的滋養?士林區天和里就是一個讓銀髮族走出戶外,迎向陽光的最佳典範,是精神物質收入俱佳之模範社區。目前這裡已經營造成為銀髮族可以期待的一個「外出的家」。銀髮長輩在這個大的家庭裡,一起用餐、一起學習,一起歡笑。
士林區區長黃雯婷表示,士林區目前已有6處由里辦公處、社區發展協會及教會設置的老人共餐據點,將持續配合市府營造友善老人環境政策,關懷銀髮族生活,賡續拓展推動社區老人共餐活動。目前將以天和里社區共餐活動為學習推廣標的之一,尤其每逢星期四早上,位於中山北路7段190巷的小巷子裡,在平靜的天和里社區活動場所中,已是歡樂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在這裏聚集了60多名的爺爺奶奶與志工們,在豐富的早課中,阿公與阿嫲們早已筋骨活絡,精神奕奕,樂在其中,這樣的鏡頭您一定會感動的會心微笑。
「大家一齊跟我這樣做」、「舉舉手啊、扭扭腰」在專業老師的帶動唱下,爺爺奶奶盡情揮汗作起健康體操,除了有益長輩的健康外,更能促進大伙的感情,讓大家一同在歡愉的氣氛中,享用接下來愛心志工媽媽們準備的餐點服務。
天和社區辦理老人共餐服務已長達7年之久,在社區發展協會與里長的協力合作下,成立長青關懷站,由於努力經營,年年榮獲臺北市政府績優獎及社區關懷據點優等獎等無數獎項。也因不限里內長者參加,經由口耳相傳下,已由原來的1、20位長輩增加到現在40多名,極有成為地方特色之勢。里長莊福來表示,年輕人出外打拚的同時,留在社區的長輩,多半無特別休閒娛樂,平時在家自己吃飯也很無聊,若能舉辦一些諸如健康講座、健康操、手工藝教學等活動,不僅能將長輩們聚在一起,也能藉由長輩們的參與,追求自我精神滿足。每年社區舉辦的中秋慶典,長輩們總是開心的盛裝打扮,在舞台上賣力演出,更帶給爺奶們莫大的參與感及成就感,因此莊里長與其他愛心志工們總是時時不忘鼓勵長者們要多走出戶外,參加這項饒富意義之共餐活動。
擔任餐飲組總舖師的愛心志工蘭香姐說,因為對象為長輩,所以午餐一定要掌握少鹽、少油、低糖、多蔬果為原則,也因為蘭香姐優異的烹飪,讓長輩們對蘭香姐的廚藝個個讚不絕口,這就是老人共餐的特色,即要讓銀髮族精神內在充盈,更為了能讓長輩們吃出美味,兼顧營養也活的健康。
高齡90多歲的張楊甚奶奶表示,能與大家一起活動一起用餐,讓她開心的不得了,每天都很期待共餐日趕快來到,因為能享受當下,與社區的人互動,這種感覺真的很不錯,讓她生活更添色彩。
現齡82歲的獨居長輩畢學珍奶奶也說,天和長青關懷站辦的活動,讓她不再感到孤單,她很感謝志工們無私的付出,也非常喜歡吃蘭香姐煮的菜,讓她比起以前更有朝氣,也更樂於與人互動。
許多原本彼此互不認識的長輩們在天和長青關懷站的長期經營下,變成了好朋友,儘管目前關懷站的課程暫時告一段落,處於放暑假狀態,但只要每周四一到,爺爺奶奶他們仍會主動相約到里民活動場所唱唱卡拉OK、逗陣聊天、聯絡感情,讓天和社區洋溢著歌唱聲與歡笑聲。